米线是云南传统风味小吃,它既滑爽可口,又易于消化吸收。米线是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吃的,并且米线的做法不同,不同的口味丰富了我们的胃口,其中以过桥米线尤为有名。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请到了昆明中维翠湖宾馆中餐部经理,国际饭店业职业餐饮经理人——任宁给我们说说过桥米线的营养与制作方法。
小知识
"过桥米线"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食品,已有百多年历史,五十多年前传至昆明。
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:一是汤料,覆盖有一层滚油。二是佐料,有油辣子、味精、胡椒、盐。三是配料,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、鸡脯肉片、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、肚头片、水发鱿鱼片,辅料有豌豆尖、韭菜以及葱丝、草芽丝、姜丝、玉兰片、氽过的豆腐皮。四是主食,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。
鹅油封面,汤汁滚烫,但不冒热气。经过历代滇味厨师的改进创新,"过桥米线"成为云南的名片之一。
传说蒙自城的南湖风景优美,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。有位杨秀才,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,其妻每天都将饭菜送往该处。秀才读书刻苦,往往学而忘食,以至常食冷饭凉菜,身体日渐不支。其妻焦虑心疼,思付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,用砂锅炖熟,给他送去。待她再去收碗筷时,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,丈夫仍在一旁看书。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,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,揭开盖子,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、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佳,把热量封存在汤内。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,另将一些米线、蔬菜、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,给丈夫食用。由于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,后来不少人都效仿她的这种创新烹制方法。由于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,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为"过桥米线"。
米线是怎么制作出来的?
米线的做法是将优质大米淘洗干净,用水泡发后磨制成米浆,再做成粑粑煮熟,最后用机器挤压成型再煮,捞起后用清水漂洗滤干即可完成。
因其形状细长如线,故名米线。米线分干浆和酸浆两种味,好的米线又长又白,耐煮,吃起来有“筋骨”,差的米线短而碎,吃起来很“烂”。
古烹饪书《食次》之中,记米线为“粲”。人们习惯叫米线“酸浆米线”、“酸粉”、“干米线”、“米粉”。其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、矿物质及酵素等,具有耐煮不烂,爽口滑嫩,煮后汤水不浊,易于消化等特点,特别适合休闲快餐食用。
万小米是一个采用复合型轻快餐经营模式,以“速食健康餐”为核心的连锁品牌。6大产品系列,米线,肉夹馍,擀面皮,凉菜,小吃,饮品,一应俱全,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口味偏好与需求。万小米立足于品质优先的敬业精神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至2017年底门店总数5家,覆盖多个区域,万小米始终致力于打造国人第一轻快餐品牌,将复合餐饮根植市场。
联系万小米